
深度熱文
經觀活動
讀者熱評
-
網友評茅臺取消拆箱令
@慎獨:喝茅臺的通常不買茅臺,買茅臺的通常都舍不得自己喝。
@蝸牛牛:茅臺官方應該建立自己渠道,憑身份證,限量限期購買,加大普通飛天的市場投放量。讓普通老百姓買得到。
@君墨平常心:去年拼多多700多買的43度的飛天茅臺,今年發現43度的飛天1000元還要搶。不過43度的沒什么儲存價值,53度的放五年大概率能跑贏通脹。
@micah:現在年輕人喝茅臺的不多了,而且之前北方家里放的瓷瓶80年代的茅臺酒放了30多年的酒開封后,香氣逼人但口味已經變苦了,封口密封里邊酒精還是會揮發的,所以原狀包裝對酒的保存不足夠經歷時間的!想變成金融產物先讓酒瓶做成能保存100年的吧!黃金白銀做金融產物還差不多,提價真的是飲鴆止渴。茅臺放15年后真心口感好壞參半了,完全取決于保存,放30年估計幾乎7成口感變差!提價先提茅臺本身的保存檔次,原釀的非勾兌的!包裝可以達到50年以上保存。能上100年的紅酒極少。多數15年到30年就口感變酸變差了!完全靠原料品質,和釀造工藝!還有保存的保護!白酒能保存的時間應該很長?。ㄔu《取消拆箱令后,茅臺還會漲價嗎?》) -
網友評鏈家一員工騙取購房人1430萬
@朱斌:還是要看人,和中介大小無關,準入門檻太低,不是本科就可以了,還是要持證上崗。
@張兆偉:房產交易關乎民生,房產交易撮合應由政府提供服務。
@碟中諜:大中介尚且如此,小中介可想而知了。
@Sky:其他幾人房款鏈家代為賠付了嗎?
@ethan:然后呢?怎么避免被騙?(評《偽造房主信息 鏈家一員工騙取購房人1430萬元》) -
我在文峰學美發,幫浩哥割韭菜,自己也是韭菜
@張若鋼:文峰最缺德的就是哄著老年人沖卡,連騙帶哄的圍在顧客身邊不走,大有不把他(她)拿下誓不罷休的氣勢。令人極為反感又作嘔。(評《我在文峰學美發,幫浩哥割韭菜,自己也是韭菜》)
-
網友評導演韓杰的不惑之旅
@周謐:越有知識,道德水準越高,越不能突破自己的枷鎖,越想反抗,越掙扎,越緊。
@barbie:記得十四五年前訂閱過一段時間的《經濟觀察報》,那時我家住在郵政局大院后邊沒多遠,后來有公眾號了,就在手機上閱讀了。雖然叫《經濟觀察報》,但是你們的文章很多都是有社會和人文深度的,一直都非常喜歡讀,謝謝你們的堅持與付出!韓杰老師的“不惑之旅”拍的非常的棒,特別喜歡,人物真實、矛盾又合理、自洽,是一部難得的人文佳作,期待老師更多的作品。
@GREEN: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因無所求而深刻。(評《導演韓杰的不惑之旅:困惑是絕對的,反抗是必須的》) -
希望有更多媒體持續關注報道孫卓案三個幕后黑手
@金色陽光下的向日葵:拐賣者,養父母,黑龍江戶籍,這三個的報道遠不及孫卓和他父母的曝光率高,希望有更多媒體持續關注報道這三個幕后黑手。(評《少關注孫卓說什么,多關心拐賣案追責》)
-
網友評失業的房地產人
@大男孩:都在失業賺不到錢,那么錢都被誰賺去了?
@張暉 Zhang Hui:怎么地,進入這個行業掙快錢的時候可沒說啥啊。這么說房價就得一直漲唄?
@那就不是一只貓能解決的事兒:房地產運營模式本來就不是一個能夠長遠運行的計劃,當初看到有利可圖,大家擠破腦袋想進,雖然想著有暴雷風險,但看到高工資也是毅然決然地去了?,F在暴雷了,我是不同情的。至少他還有房,而我只是一個剛畢業就要面對超高房價,還在攢首付的人。(評《失業的房地產人:我在咖啡店假裝上班,不敢告訴家人》) -
每個人都相信自己不是最后那個接盤的
@凜風:本質就是數字貨幣交易,里面每個人都知道是騙人的,每個人都相信自己不是最后那個接盤的。(評《元宇宙炒房熱:有人先囤100套,一塊地貴過北京別墅》)
-
網友評年底大廠擠泡沫
@對方正在輸入...:現在裁員換了個詞,叫優化。在體制外,20多歲新鮮韭菜比30多的韭黃更有性價比。
@永會:上一秒還在討論如何優化韭菜質量,下一秒自己就被割了,才發現原來自己不是鐮刀是韭菜。
@昕:給夠賠償就OK啊,就怕流氓又要減員又不愿意給夠賠償。(評《年底大廠擠泡沫,這些互聯網人失業了》) -
網友評掛著豐田標的比亞迪
@Zokor Su:目前豐田能上綠牌的車型很少,混動也是2.5起步,而且漢蘭達和埃爾法的2.5并不相同,日產則走的是內燃機車的路子,內燃機發電然后再供給電動機行走。
@.多科特熊:也應警惕,記得以前一本書上有國外公司出資讓國內小企業換商標生產,后來導致在該領域內長期無中國品牌的案例。(評《掛著豐田標的比亞迪,本土車企成技術輸出方》)
經濟觀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