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鄒永勤 又一位“千億頂流”基金經理走下神壇。
1月24日,景順長城基金劉彥春管理的6只基金悉數發布2021年四季度報告。據Datayes!Pro統計,該6只基金四季度末的規模合計僅978.51億元,較三季度末的1029.15億元大幅縮水逾50億元,從而“跌”出千億基金經理俱樂部名單。從業績來看,6只基金業績全部虧損,而重倉股則是清一色的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白酒板塊。
劉彥春管理的這6只基金分別是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景順長城鼎益混合、景順長城內需增長混合、景順長城內需貳號混合、景順長城績優成長混合和景順長城集英成長定開。其中,景順長城新興成長和景順長城鼎益混合這兩只基金的規模均超百億規模,是劉彥春的拳頭產品。
具體來看,景順長城新興成長在去年四季度的業績為-1.44%,全年業績為-9.94%,跑輸基準收益率約6個點。業績的差強人意,導致此前追捧他的投資者逐步離場,其最新的規模為516.94億元,較三季度末542.70億元減少了25.76億元;而較二季度末的582.36億元更是大幅減少了65.42億元。
景順長城鼎益混合去年四季度的業績為-1.04%,全年業績為-10.01%,跑輸基準收益率約6個點;其最新規模為216.49億元,較三季度末的226.51億元減少了10.02億元,較二季度末的253.87億元減少了37.38億元。
其余的4只基金規模均出現了投資者撤離的現象,而景順長城績優成長混合則更因此失去了百億基金產品的稱號,其2021年一季度末時尚有141.84億元,到四季度末則僅88.75億元。而6只基金規模的縮水,直接導致了劉彥春退出了千億基金經理行列。
劉彥春的這份成績單,放在2021年公募基金整體業績之下,顯得格外寒磣:Wind統計顯示,2021年四季度公募基金盈利約3000億元,全年累計盈利高達7265億元。而基金市場規模亦較上季度小幅回暖,2021年四季度基金總規模25.50萬億元,環比增加6.42%;明星基金經理則展現出強大的吸金能力,規模出現了持續性的增長。
作為曾經與張坤等千億頂流明星基金經理并列的劉彥春,為何會在2021年遭遇業績和規模“雙殺”的困境從而掉隊?對此,有市場人士指出,這或許跟他過度迷戀白酒、醫藥板塊的持倉結構有關。
據通聯數據Datayes!的統計,景順長城新興成長四季度末的股票持倉比例為91.40%,較三季度末的92.36%略有下降。十大重倉股名單雖然較三季度沒有變化,但排名上卻出現了小變化,此前排名第二的貴州茅臺(600519.SH)躍升至頭位,而上期頭名的瀘州老窖(000568.SZ)則屈居老二;其余依次是邁瑞醫療(300760.SZ)、五糧液(000858.SZ)、中國中免(601888.SH)、藥明康德(603259.SH)、海大集團(002311.SZ)、古井貢酒(000596.SZ)、美的集團(000333.SZ)、??低暎?02415.SZ)。十大重倉股里面,白酒股票占據了四席,醫藥生物有兩個,可見白酒醫藥在其投資組合中的分量之重。
劉彥春管理的另外一只過百億的基金景順長城鼎益混合的股票持倉比例為89.20%,較三季度末的90.59%略有下降。前十大重倉股名單較上期沒有變化,它們分別是: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邁瑞醫療、中國中免、藥明康德、古井貢酒、海大集團、??低暫蛺蹱栄劭疲?00015.SZ)。值得注意的是,這十大重倉股與景順長城新興成長大部分重疊,其中白酒板塊仍然是四席,而醫藥生物只增加到三只。
其余四只基金的十大重倉股亦跟景順長城新興成長大同小異,同樣呈現出持倉比例略降、重倉白酒醫藥的局面,且十大可見劉彥春對白酒醫藥的喜愛程度。實際上,數據顯示,近年來白酒醫藥一直是劉彥春重倉的對象。
上述市場人士對記者表示,毫無疑問,此前和現在白酒股的業績仍然亮麗,但投資的重點是未來;在醬香主題已經疲軟但卻缺乏新風口之時,其實已經預示著該板塊進入調整期,再疊加消費稅(真假還沒確定)的困擾,所以白酒行業的前景是比較不確定的。先知先覺者已經獲利兌現,而后知后覺者卻在期待故事下半場的精彩,那么埋單是難免的了;“正如巴菲特經常提到的那個南瓜馬車的故事,當你還在迷戀晚會的盛宴而忽略了午夜十二點的來臨,那么就不要埋怨馬車變成南瓜了。”
那么,劉彥春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這份持倉組合?可惜的是,劉彥春在季報中并未講述自己為何在2021年重倉白酒醫藥的原因,而是強調2021年各行各業的經濟困境,“2021年,受信用緊縮、疫情反復、產業政策調整等因素影響,經濟沖高回落。新冠疫情對各產業影響差異顯著,部分產業鏈供需關系階段性失衡,疊加能耗雙控政策導致的供給收縮,產業鏈中下游環節成本壓力顯著提高。”
那么,他又是如何看待2022年的投資前景?劉彥春在季報中指出,2022年大概率是新冠疫情結束的開始。從全球角度看,滯后于消費復蘇的投資端有望逐步回歸正常。前期,我國利用出口份額快速提升的時間窗口,充分壓降宏觀杠桿率,調整經濟結構,消化長期風險,為后疫情時代經濟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F階段,我國經濟增長已在潛在增速之下,預期寬信用、穩增長、提振內需將是今年政策重點。
“從跨周期到逆周期,從外需拉動到提振內需,邊際景氣將不再稀缺,資金趨于分散,市場風格將重新平衡。那些短期逆風的優秀公司已經極具投資價值”,劉彥春表示,短期景氣波動階段性影響投資者風險偏好,但對公司內在價值影響實際上微乎其微。更何況,隨著逆周期政策逐漸發力,周期下行有望結束并迎來向上拐點,眾多行業將迎來景氣反轉。長、短期邏輯共振的行業與公司在新的一年里有望迎來良好表現。
而最后,劉彥春更是強調,“投資最困難的階段已經過去。保持耐心,價值總會回歸。”
對劉彥春而言,投資最困難的階段真的在2021年就過去了嗎?據Datayes!Pro統計,2022年開年以來,劉彥春旗下的6只基金依然全軍盡墨,且虧損幅度遠超2021年四季度。截至1月24日,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景順長城鼎益混合、景順長城內需增長混合、景順長城內需貳號混合、景順長城績優成長混合和景順長城集英成長定開的收益分別是-6.64%、-7.16%、-6.15%、-6.62%、-4.37%和-4.48%。
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往往更骨感。擺在劉彥春的面前,2022年的一季度,可能才是其投資最困難階段的開端。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